JVM垃圾回收

JVM垃圾回收

leo 555 2021-04-10

Java堆(heap)构成

Java堆是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几乎所有的对象和数组都保存在这里。也是垃圾收集器进行垃圾收集的最重要的内存区域。

由于现代JVM的GC算法采用分代收集算法,所以从GC的角度,堆可以被划分为新生代(Eden区、SurvivorFrom区、SurvivorTo区)老年代(Old)

新生代占堆内存的1/3。老年代占2/3。

新生代中:Eden占8/10,SurvivorFrom和SurvivorTo各占1/10。

新生代

  • Eden区

  • SurvivorFrom区

  • SurvivorTo区

老年代

主要存放应用程序中生命周期长的内存对象。

永久代(java8中被移除)

永久代是java8之前方法区的实现。指内存的永久保存区域,主要存放 Class 和 Meta(元数据)的信息,Class 在被加载的时候被放入永久区域, 它和存放实例的区域不同,GC 不会在主程序运行期对永久区域进行清理。所以这也导致了永久代的区域会随着加载的 Class 的增多而胀满,最终抛出 OOM 异常。

元空间。java8中替代永久代的内存区域,且不再属于堆,属于直接内存

类的元数据放入 直接内存, 字符串池和类的静态变量放入 java 堆中。

垃圾确定方法

1. 引用计数法

在 Java 中,引用和对象是有关联的。如果要操作对象则必须用引用进行。因此,很显然一个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引用计数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回收。简单说,即一个对象如果没有任何与之关联的引用, 即他们的引用计数都为 0, 则说明对象不太可能再被用到,那么这个对象就是可回收对象。

2. 可达性分析

为了解决引用计数法的循环引用问题, Java 使用了可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GC roots对象作为起点搜索。如果在GC roots和一个对象之间没有可达路径,则称该对象是不可达的。要注意的是,不可达对象不等价于可回收对象, 不可达对象变为可回收对象至少要经过两次标记过程。两次标记后仍然是不可达对象,则将面临回收。
GC roots包括:

  1. 虚拟机栈(局部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2. 本地方法栈(本地方法引用的对象)

  3.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4. 方法区中静态常量池中引用的对象

Java中的四种引用

1. 强引用

在 Java 中最常见的就是强引用, 把一个对象赋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个引用变量就是一个强引用。当一个对象被强引用变量引用时,它处于可达状态,它是不可能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即使该对象以后永远都不会被用到 JVM 也不会回收。因此强引用是造成 Java 内存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软引用

软引用需要用 SoftReference 类来实现,对于只有软引用的对象来说,当系统内存空间不足时它才会被回收。软引用通常用在对内存敏感的程序中。

3. 弱引用

弱引用需要用 WeakReference 类来实现,它比软引用的生存期更短,对于只有弱引用的对象来说,只要垃圾回收机制一运行,不管 JVM 的内存空间是否足够,总会回收该对象。

4. 虚引用

虚引用需要PhantomReference 类来实现,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 当被虚引用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时,会将虚引用入队,之后由 Reference Handler 守护线程调用其相关方法释放内存。NIO中的ByteBuffer用到过。

垃圾回收算法

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最基础的垃圾回收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注清除。标记阶段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回收被标记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该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内存碎片化严重,后续可能发生大对象找不到可利用空间的问题。

2. 复制算法(Copying)

为了解决 Mark-Sweep 算法内存碎片化的缺陷而被提出的算法。按内存容量将内存划分为等大小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满后将尚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去,然后两块内存交换。

算法虽然实现简单,内存效率高,不易产生碎片,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可用内存被压缩到了原本的一半。且存活对象较多的话, Copying 算法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3.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结合了以上两个算法,为了避免缺陷而提出。标记阶段和 Mark-Sweep 算法相同, 标记后不是清理对象,而是将存活对象移向内存的一端。然后清除存活边界外的对象,即需要被清理的对象。

4.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

分代收集法是目前大部分 JVM 所采用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对象存活的不同生命周期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域,一般情况下将 GC 堆划分为老生代(Tenured/Old Generation)和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生代的特点是每次垃圾回收时只有少量对象需要被回收,新生代的特点是每次垃圾回收时都有大量垃圾需要被回收,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算法。

4.1 新生代与复制算法

当新生代内存不足时触发Minor GC,只对新生代进行垃圾回收。目前大部分 JVM 的 GC 对于新生代都采取 Copying 算法,因为新生代中每次垃圾回收都要回收大部分对象,即要复制的操作比较少。

  1. eden、 survivorFrom 复制到 survivorTo,年龄+1

    如果有对象的年龄达到了老年的标准(最大为15)或者survivorTo内存不够,则复制到老年代区。

  2. 清空 eden、 survivorFrom

  3. survivorFrom和survivorTo互换

minor GC会触发stop the world,即其他用户线程,等垃圾回收结束后恢复运行。

4.2 老年代与标记整理算法

当老年代内存不足时会先尝试触发Minor GC,如果空间仍然不足时会触发Full GC,对整个堆内存进行垃圾回收。老年代因为每次只回收少量对象,因而采用 Mark-Compact 算法。Full GC也会触发stop the world。

5. 分区收集算法

分区算法将整个堆空间划分为连续的不同小区间, 每个小区间独立使用, 独立回收.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一次回收多少个小区间 , 根据目标停顿时间, 每次合理地回收若干个小区间(而不是整个堆), 从而减少一次 GC 所产生的停顿。

垃圾收集器

由于新生代和老年代使用不同的垃圾收集算法,java 虚拟机针对新生代和年老代分别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垃圾收集器,HotSpot 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如下:

垃圾收集器

1. Serial 垃圾收集器(单线程、 复制算法)

Serial 是最基本垃圾收集器,使用复制算法

Serial 是一个单线程的收集器,它不但只会使用一个 CPU 或一个线程去完成垃圾收集工作,并且在进行垃圾收集的同时,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直到垃圾收集结束。是 java 虚拟机运行在 Client 模式下默认的新生代垃圾收集器。

2. ParNew 垃圾收集器(Serial+多线程)

ParNew 垃圾收集器其实是 Serial 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也使用复制算法,除了使用多线程进行垃圾收集之外,其余的行为和 Serial 收集器完全一样。默认开启和 CPU 数目相同的线程数,可以通过-XX:ParallelGCThreads参数来限制垃圾收集器的线程数。

ParNew垃圾收集器是很多 java虚拟机运行在 Server 模式下新生代的默认垃圾收集器。

JVM有两种运行模式Server与Client。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Client模式启动速度较快,Server模式启动较慢;但是启动进入稳定期长期运行之后Server模式的程序运行速度比Client要快很多。这是因为Server模式启动的JVM采用的是重量级的虚拟机,对程序采用了更多的优化;而Client模式启动的JVM采用的是轻量级的虚拟机。所以Server启动慢,但稳定后速度比Client远远要快。64位虚拟机只有Server模式

3.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多线程复制算法、高效)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也是一个新生代垃圾收集器,同样使用复制算法,也是一个多线程的垃圾收集器, 它重点关注的是程序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 自适应调节策略也是 ParallelScavenge 收集器与 ParNew 收集器的一个重要区别。

4. Serial Old 收集器(单线程、标记整理算法 )

Serial Old 是 Serial 垃圾收集器老年代版本,它同样是个单线程的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也主要是运行在 Client 默认的 java 虚拟机默认的年老代垃圾收集器。

5. Parallel Old 收集器(多线程、标记整理算法)

Parallel Old 收集器是Parallel Scavenge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线程的标记-整理算法

6. CMS 收集器(多线程标记清除算法)

Concurrent mark sweep(CMS)收集器是一种老年代垃圾收集器,其最主要目标是获取最短垃圾回收停顿时间, 和其他年老代使用标记-整理算法不同,它使用多线程的标记-清除算法

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6.1 初始标记

只是标记一下 GC Roots 能直接关联的对象,速度很快,仍然需要暂停所有的工作线程。

6.2 并发标记

进行 GC Roots 跟踪的过程,和用户线程一起工作,不需要暂停工作线程。

6.3 重新标记

为了修正在并发标记期间,因用户程序继续运行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仍然需要暂停所有的工作线程。

6.4 并发清除

清除 GC Roots 不可达对象,和用户线程一起工作,不需要暂停工作线程。由于耗时最长的并发标记并发清除过程中,垃圾收集线程可以和用户现在一起并发工作, 所以总体上来看CMS 收集器的内存回收和用户线程是一起并发地执行。

7. G1收集器

Garbage first 垃圾收集器是目前垃圾收集器理论发展的最前沿成果,相比与 CMS 收集器, G1 收集器两个最突出的改进是:

  1. 基于标记-整理算法,不产生内存碎片。
  2. 可以非常精确控制停顿时间,在不牺牲吞吐量前提下,实现低停顿垃圾回收。

G1 收集器避免全区域垃圾收集,它把堆内存划分为大小固定的几个独立区域,并且跟踪这些区域的垃圾收集进度,同时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级列表,每次根据所允许的收集时间, 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区域。区域划分和优先级区域回收机制,确保 G1 收集器可以在有限时间获得最高的垃圾收集效率。

G1垃圾收集器详情:G1垃圾收集器

垃圾回收器分类

串行

Serial 和Serial Old为串行垃圾收集器。

特点:

  • 单线程

串行垃圾收集器运行原理

由于垃圾回收时部分对象的内存地址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其他用户线程暂停。

吞吐量优先

ParNew、Parallel Scavenge 、Parallel Old为吞吐量优先的垃圾收集器。

特点:

  • 多线程
  • stop the world时间占整个程序运行时间的占比最小

吞吐量优先垃圾收集器运行原理

响应时间优先

CMS为响应时间优先的垃圾收集器。

特点:

  • 多线程
  • 单次stop the world时间最短
    响应时间优先垃圾收集器运行原理